發佈會現場
 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(上官雲) 近日,一本名為《皮囊》的散文集迅速走紅,在書中,《中國新聞周刊》執行主編、作者蔡崇達以細膩的筆觸寫下了對人生、親情的感悟。16日下午,蔡崇達攜此書在北京舉辦首髮式。在談到對文學的看法時,他表示,文學是有關人內心紋路的一個學問。
  蔡崇達在傳媒界知名度甚廣。他是“南方國際文學周”聯合發起人之一,曾任職於《新周刊》《三聯生活周刊》《周末畫報》,27歲任《GQ》中國版報道總監,為全球17個國家版本的《GQ》最年輕的報道總監。同樣作為一名記者,蔡崇達的作品多次獲得“《南方周末》年度致敬”、亞洲出版協會特別報道等大獎
  ,寫了許多年的文章,蔡崇達已經不記得如何走上寫作這條路。不過,他始終認為文學是人的內心紋路的一個學問。而這本書的寫作緣起,還有一個小故事。蔡崇達介紹說,30歲生日那天,他剛好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內參觀一個名叫“living and dying”的展覽:長長的展台,鋪滿了各種藥丸和醫療器械,每一列都隸屬於最下麵標註出的一個個主人公——這裡陳列著已逝去的人們自認為生命最美好、最痛苦時刻的照片,以及他最後時刻的面容。
  看著這一張張面孔,蔡崇達突然想起重病八年、已經離世的父親,他才發覺,自己其實不認識父親,即使他們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。他說:“嚴格來說,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,只是知道他作為父親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參與的故事,我沒有真正地看見並理解他。顯然,我沒能‘看見’我的父親,也已經來不及這樣去看父親了,他已從我的生活中退場。我開始擔心,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,錯過更多的人。”
  從倫敦回來的一個月後,蔡崇達試圖以僅有的記憶建構一篇文章,盡可能地去尋找父親,看見父親——這便是書中的《殘疾》。
  “也是從那篇文章開始,我生髮出一種緊迫感:應該看見更多的人。這是對路過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,這也是和時間抗衡、試圖輓留住每個人唯一可行的努力。還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——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,都參與了我們,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。”
  “我常對朋友說,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。當你坐在一個人面前,聽他開口說話,看得到各種複雜、精密的境況和命運,如何最終雕刻出這樣的性格、思想、做法、長相,這才是理解。而有了這樣的眼睛,你才算真正“看見”那個人,也才會發覺,這世界最美的風景,是一個個活出各自模樣和體系的人。”蔡崇達表示。
  “自由”與“和解”是白岩松對《皮囊》的定義,而“成熟的少年”、“劫匪一般的文青”則是對蔡崇達本人的評價。不少讀者在讀過蔡崇達的文章後,都會覺得這應該是一個老作家所寫,但蔡崇達實際只是個80後。蔡崇達笑著說,那大概因為自己寫文章早,24歲就當上了《周末畫報》新聞版的主編。
  “我努力做好我自己能做到的事,做到讓一路幫到我的人感到驕傲,我不敢說自己勵志。”蔡崇達稱。  (原標題:蔡崇達推《皮囊》:文學是人內心紋路的一個學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b10cbfj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